查看原文
其他

基于语料库的汉英翻译语体研究

语言科学 2022-04-24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科学出版社 Author Science Press

+ + + +

汉语和英语的翻译文本存在着与相同语言中原创文本显著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翻译语体区别性特征的框架。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对两种语言的翻译语体是否具有共性进行充分的对比。


《基于语料库的汉英翻译语体研究》对汉英两种语言的翻译语体进行了多特征和多维度文体统计学分析,从语内和语际、文学和非文学、翻译和原创三个方面描述了两种语言中的翻译文本可能存在的特征,对翻译语体的共性进行了比较,从而验证不同语言中存在翻译共性的假设。

本书认为:无论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都存在两种语言的相互干扰,即各自的语言特征都存在向对方的翻译语料中迁移的情况。因此,在简化和显化等共性特征之外,本书提出了一种新的翻译共性假设——杂合化。杂合化是指翻译语体中同时存在趋向于原语的特征和趋向于译入语的特征,具体表现为译入语特征的过度呈现(规范化)、译入语特征呈现不足和原语特征的渗透或迁移。

本书中,我们看到翻译作为一种两种语言之间的认知活动所具备的内在属性——两种语言的杂合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也许,我们对翻译共性或翻译语体的认识,甚至对翻译认知模式的认识,应该回到这个自然而然的起点。所谓自然而然的起点是指我们对“翻译”这个概念最基本、最直接的理解。所谓翻译,即两种语言之间的一种交换活动。这个活动是在特定的语言、文化和社会中,由一名既独立工作又依赖于社会、文化和语言的译者,把一种语言的原文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的译文。一个简洁而基本的翻译定义是:一种在译入语社会文化规范的控制下,与另一文化系统中的某个原作有关的,由译者具体实施的语言转换活动。


在这个概念下,我们能够全面地理解语言系统差异、翻译社会规范、翻译认知模式和翻译共性或翻译语体特征之间的关系。虽然翻译过程中要处理的语言问题千差万别,但译者一定离不开对原文的解读、对社会规范的遵守或违背、对原文与译文关系的主观调节,由此建立了基于语料库的翻译语言特征考察和对这些特征的解释之间的逻辑联系。翻译语体特征指的是翻译语料独立于具体的原语和译入语语言对(language pair)的典型特征,它与翻译文本译自哪种语言无关,反映了翻译行为的共性。这对于解释翻译行为的本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未来的研究将从认知机制的角度来研究和解释翻译语体的特征。这些解释可能涉及:译者的认知结构、原文的认知域、翻译认知空间、理解和再现的认知过程、不同语言表达概念的方式差异等。翻译认知活动的特殊性将决定翻译文本出现规律性的共同特征。


因此,对翻译文本解释性、杂合性、创造性和关联性语言特征的研究为证实翻译共性的存在和构建翻译认知模型提供了实证基础,而后两者也为前者提供了理论解释。实证研究的结果将用于对理论模型的修正。经过较长时期的积累后,我们相信这一研究课题将显示出深远的影响。

 


内容简介

本书对汉英翻译语体进行研究,采用语料库文体统计学的方法对汉、英翻译文本的词汇、句法和其他语言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和对比分析,发现两种语言中的翻译文本都存在一些显著区别于各自语言中原创文本的特征,简化、显化和杂合化等特征在汉英翻译语体中存在共性,为翻译共性、翻译规范和汉英语言接触等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案例。


本书可供翻译学、对比语言学和语言接触等研究领域的本科生、研究生和研究者使用,也可为对语料库文体统计学方法感兴趣的读者提供参考。


作者简介


胡显耀,西南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后。曾任英国索尔福德大学访问学者,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富布赖特高级访问学者,英国兰卡斯特大学语言学和英语系助理研究员。研究领域:翻译学、语料库、文体统计学、翻译认知机制、应用语言学和二语习得。已出版《现代汉语语料库翻译研究》、Corpus-Based Studies of Translational Chinese i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语料库文体统计学方法与应用》等学术专著五部,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中国翻译》、《中国外语》、Corpus Linguistics and Linguistic Theories 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曾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汉语文学翻译语料库建设与研究”和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于语料库的翻译认知模式研究”,曾主持建设“当代汉语翻译小说语料库”。从事法律、财经、儿童文学和科普著作的翻译,出版译著三部,发表译文数十万字。




长按二维码

即刻购买本书

科学出版社



READING本书目录


丛书序
第1章 翻译语体与翻译学 1
1.1 什么是翻译语体?1
1.2 翻译学框架中的翻译语体 6
1.3 翻译语体的研究框架 12
1.4 研究翻译语体的方法 15
1.4.1 语料库语言学 16
1.4.2 语料库翻译学 18
1.4.3 汉英对应语料库 21
1.5 本书的结构 24
第2章 翻译共性研究及反思 25
2.1 翻译共性的概念和理论源流 25
2.1.1 翻译共性的概念 25
2.1.2 早期翻译共性研究 30
2.2 用语料库验证翻译共性假说 35
2.2.1 显化假设 35
2.2.2 简化假设 39
2.2.3 规范化假设 43
2.2.4 匀质化假设 46
2.3 翻译共性研究的新趋势 47
2.3.1 译入语独特项减少 47
2.3.2 原语干扰 48
2.3.3 异常搭配 50
2.4 对翻译共性研究的质疑和反思 51
2.5 小结 56
第3章 语料库文体统计学方法 59
3.1 基于语料库的文体统计学方法 59
3.1.1 语料库统计分析 60
3.1.2 文体统计学方法 63
3.2 翻译语体特征统计分析 68
3.2.1 语料库基本分析 69
3.2.2 多特征因子分析 70
3.2.3 翻译共性统计分析 70
3.3 小结 71
第4章 汉英翻译语体多特征分析 72
4.1 语料库基本数据 72
4.1.1 词汇丰富性 73
4.1.2 平均词长 74
4.1.3 平均句长(段长) 76
4.2 词频分析 77
4.2.1 常用词 77
4.2.2 罕用词 80
4.3 词类分析 81
4.3.1 词类分布 81
4.3.2 词汇密度和形式化程度 85
4.3.3 标点符号 87
4.4 多特征分析 87
4.4.1 翻译汉语多特征分析 88
4.4.2 翻译英语多特征分析 96
4.5 小结 103
第5章 翻译语体的简化特征 104
5.1 简化与翻译共性 104
5.2 翻译汉语的简化特征 105
5.2.1 词语丰富性 105
5.2.2 词汇密度 106
5.2.3 常用词 107
5.2.4 罕用词 110
5.3 翻译英语的简化特征 110
5.3.1 词语丰富性 110
5.3.2 词汇密度 111
5.3.3 常用词和罕用词 113
5.3.4 可读性分析 113
5.4 汉英翻译语体的简化共性 117
第6章 翻译语体的显化特征 120
6.1 显化与翻译共性 120
6.2 翻译语料的语际显化 123
6.2.1 平均句(段)长 123
6.2.2 形式化程度和语法显化 124
6.3 翻译汉语的语内显化 126
6.3.1 代词的显化 126
6.3.2 助词的显化 137
6.3.3 介词的显化 151
6.3.4 连词的显化 155
6.4 翻译英语的语内显化 160
6.4.1 代词的显化 162
6.4.2 助动词显化 165
6.4.3 选择性句法成分that 170
6.5 汉英翻译语体的显化共性 176
第7章 翻译语体的杂合化特征 178
7.1 翻译语体的杂合化 178
7.2 翻译汉语的杂合化特征 179
7.2.1 成语、习用语和简略语 180
7.2.2 “把”字句的杂合特征 182
7.2.3 “被”字句的杂合特征 191
7.3 翻译英语的杂合化特征 200
7.3.1 并列结构 201
7.3.2 缩写形式 203
7.4 汉英翻译语体的杂合化共性 206
第8章 结论 208
8.1 汉英翻译语体的共性 208
8.2 对翻译语体特征的认知解释 211
参考文献 216
附录 231
附录1 汉语语料库词频表前100位 231
附录2 英语语料库词频表前100位 235
附录3 汉语语料库词类赋码统计 239
附录4 英语语料库词类赋码统计 241
附录5 英语语料语言特征标准分 244

(本文编辑:王芳)

1.相关阅读

跨语言视角下的汉语假设句研究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具身语言的理论基础
语言文学研究成果速递
语言类型学视域下的领属范畴研究
非习语程式语与学术写作语言产出研究

2.公益讲座
语言文学公益讲座回放集锦(六)
青岛大学外语学院高端学术报告(7.12-22)
2021年度语言教育重要国际学术会议(7-12月)
第三届社会语言学高端论坛(7.17-18)
7月8-15日语言文学讲座/会议/论坛(第58期)
第17届语言智能教学国际会议

3.写作与发表
(1)全流程!武大MBA中心教授线上课程:从论文写作、研究方法到答辩
(2)《人文社科论文修改发表例话》重磅上市
(3)第七届人文社科项目申报线上研讨会邀请

4.方法工具
(1)互动赠书||带你玩转翻译技术
(2)王华树博士团队带你走进人工智能时代的翻译技术
(3)雷蕾教授《基于Python的语料库数据处理》重磅上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